南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新春走基层南乐郭庄灯笼照亮人的精气神
TUhjnbcbe - 2020/11/8 6:5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大概需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579173.html

《新春走基层》开栏的话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南乐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再出发,带着满满的热忱与祝福,深入全县基层一线,用脚力丈量新时代的长征路,用眼力捕捉经济发展的不息律动,用脑力洞察美好生活背后的奋斗力量,用笔力讲好鼓舞人心的南乐故事。与您一同领略美丽南乐的新气象、新作为,感受南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敬请
  日前,在南乐县郭庄村,红红火火的灯笼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增添着浓浓的年味,宫灯、马灯、冬瓜灯、莲花灯……灯灯鲜艳夺目,灯灯惹人爱怜,它们将郭庄村点缀得绚丽多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郭庄红红火火的灯笼吧


  
  
  
  灯笼展示

 


  在中国民间,灯笼是喜庆的象征,寓意吉祥。每到年末岁首,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会挂起灯笼辞旧迎新。近日,记者赴有“灯笼小镇”美誉的南乐县城关镇郭庄村采访时发现,这里的房前屋后已先于别处挂起了灯笼,院里院外也摆满了灯笼,俨然一片灯笼的海洋。


  
  
   研究新产品


  


  郭庄村位于国道西侧、南乐县城北1公里处。村子不大,统共来口人、来亩耕地,但名头却很响亮,先后被评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无邪教先进村,河南省生态文明村、卫生村。“这一切荣誉都来之不易,”郭庄村党支部书记郭伟谦说,“而且也都与灯笼有关。这样说有点玄乎,但红彤彤、亮堂堂的灯笼确实照亮了人的思想和行动,叫人积极向上、光明磊落,进而助推了乡村文明建设进程。


  
  
   制作灯笼框架


  


  郭伟谦告诉记者,郭庄村的灯笼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往前可以追溯至清康熙年间。那时村里有画龙皮的画匠,因制作工艺相近,捎带生产出灯笼,其中尤以陈氏高祖制作的灯笼最为出众。到嘉庆年间,陈氏后人赴京创业,与人创办文盛斋商铺,专门从事灯笼的制作与销售。京城自是繁华之地,店铺林立,商贾云集。陈氏灯笼博采众长,制作工艺代代精进,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发展到兼具审美功能。其生产的宫灯、纱灯、壁灯、会灯等,一时驰名京华。到清末,朝廷腐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为避战乱,陈氏一家离京回乡。郭庄村主要有郭、陈两个姓氏。郭氏族人倾力安顿了落魄回乡的陈氏一家老小,陈氏则把灯笼的制作工艺传于郭氏。灯笼缔结了陈氏子孙与郭氏子孙辈辈和睦的邻里关系,灯笼的制作工艺也代代相传到今日。


  
  
   赶制灯笼


  


  郭伟谦说,郭庄村的灯笼既有历史,也有传承,缺少的是规模化生产和现代化经营。为发扬光大传统灯笼制作工艺,带领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把郭庄村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灯笼小镇,集灯笼生产、灯笼展示、灯谜竞猜、灯笼制作体验和灯笼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年8月,村里投资多万元,组建成立了濮阳鑫烨灯笼有限公司。目前,不仅全村有80%以上的农户从事灯笼制作,还有山西长治等地的群众慕名前来学习灯笼制作工艺,灯笼公司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日益凸显。


  挣钱、顾家两不误,女工们都很高兴


  


  一路走来,那些宫灯、马灯、冬瓜灯、莲花灯……灯灯鲜艳夺目,灯灯惹人爱怜。它们将郭庄村点缀得绚丽多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其实,在郭庄村走访,不时令人眼前为之一亮的,除了那些大小不等、款式多样的灯笼,还有那些名字古朴典雅的街巷,如昌盛灯笼胡同、和谐灯笼胡同、双鱼灯笼胡同、六方灯笼胡同等。这里的灯笼文化有多么深厚的群众基础,由此可见一斑。在濮阳鑫烨灯笼有限公司的大院里,码放着造型各异的百余个灯笼,有些灯笼上写着“中国梦”“奔小康”等字样。工人有焊铁丝的,有糊灯布的,有打包装箱的,一派繁忙景象。正在为一个八角形灯笼添加金穗子的聂姓女工说:“以前我们都是小打小闹地自个经营自个的,做好灯笼拿到集市上去卖,现在我们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都是接到厂家订单后再生产加工,再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了。”


  
   介绍灯笼制作过程


  


  今年53岁的陈战国是陈氏灯笼的新一代传人,也是灯笼公司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眼下春节、元宵节临近,灯笼作为庆贺节日的吉祥物,日渐走俏年货市场。特别是近年各地在节日期间推行禁放烟花政策,灯笼愈发显得不可或缺起来。他说,以前的灯笼一般是用普通红纸或玻璃纸糊的,灯笼的框架则是用秫秸、竹篾、苇秆等农村常见的材料扎制的。现在灯笼的面料多改用金丝绒或绸缎布料了,框架也改用铁丝或钢筋支撑。而且,现在的灯笼都可以开合折叠,收放自如。这样便于长途运输,存放的时间也长。因质量过硬,名声响亮,灯笼供不应求,远销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进入腊月以来,公司每天都能往外发走多对灯笼,多的时候,一天能走多对。“今年我们已不再接受订单了,单是一些企业的广告灯笼就够大家忙活的了。平时可以让大家加班加点,要过年了,也该给大家放假了。不能光叫人家消费咱的年货,咱也得买点人家的年货去。”陈战国说。


  
  提着刚糊好的灯笼去晾晒


  


  郭伟谦告诉记者,郭庄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两户,郭康宁是其中之一。郭康宁有两个孩子,大的在上幼儿园,小的刚会跑。他患有尿*症,卧病在床;他的父亲去年8月在一地板砖厂打工时伤了腿,造成粉碎性骨折,至今下不了床。两个主要劳力一病一伤,让这个家庭的经济一度陷入困境。所以,灯笼公司一成立,村里便优先安排郭康宁的母亲和媳妇接受培训、来此务工。现在,婆媳俩的收入加起来,一个月能拿到多元。郭康宁的媳妇叫高瑞娜,记者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糊灯布工序上忙活着。她说:“糊灯笼这活儿不累,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家里。有了这份收入,俺家境况好多了。更主要的是,每糊好一个灯笼,俺心里就亮堂一分。这红红火火的灯笼,看着招人喜欢哩。”在大红灯笼的映照下,高瑞娜笑靥如花。


  采访结束的时候,一轮新月已升上树梢。回头望去,暮色中的郭庄村愈显恬静祥和,灯月相映生辉,诗情画意弥漫。这情景,不由得让人想起明代唐伯虎的诗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审核:蒋晓宇

作者:来源濮阳日报

编辑:王阳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南乐网县委门户网站(ID:nanlexww)

出重拳,扫黑恶,保平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春走基层南乐郭庄灯笼照亮人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