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是北宋的北京,与东京洛阳、南京商丘以及开封府并为都城,辽国占据幽云十六州,北宋的北方依托就是黄河天堑,大名府就是北宋开封的门户,今天大名县也是河北的南门户。
这里是漳河漳河、卫河汇流,向东汇入京杭大运河,也就是永济渠的一部分。一部《水浒传》,大名府名气很大,管辖着辖十二个县,大名县,成安县,馆陶县,内黄县,莘县,夏津县,临清县等。
元朝的大名路,管辖着大名县、南乐县、清丰县、东明县、长垣县、滑县、内黄县、浚县等
明清之际,是直隶的南大门。曾经管辖魏县、大名县、南乐县、清丰县、内黄县、滑县、东明县、长垣县以及濮阳。
清朝雍正年间,河南总督田文镜为了治理卫运河,统一漕粮运输管辖,奏请雍正把内黄给了安阳的彰德府,滑县和浚县给了新乡的卫辉府。大名府少了三个县。
年7月,为了治理黄河,成立平原省,就把南乐县、清丰县、内黄县、滑县、长垣县以及濮阳划给平原省,变成了濮阳专区,东明县划入了菏泽专区。
大名府就剩下大名县了,也就划给邯郸专区了。年年底平原省撤销了,东明县,先划归郑州专区,后来跟着菏泽,去山东了。其他大名府划给平原省的几个县直接给河南了,先后属于新乡专区、安阳专区、濮阳专区,回不到大名府了。再后来濮阳发现油田,最终变成了濮阳市,更不可能回归大名县的管辖之下了。
至于三十八县大名府,民国时期的大名道,管辖了大名、南乐、清丰、东明、濮阳、长垣、邢台、沙河、南和、平乡、广宗、钜鹿、唐山、内丘、任县、永年、曲周、肥乡、鸡泽、广平、邯郸、成安、清河、磁县、衡水、南宫、新河、枣强、武邑、柏乡、隆平、临城、高邑、宁晋等,这范围太大了,年设立,但在年,战乱年代,没有什么形成什么历史文化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