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内黄县志地理之分野里至山川里甲
TUhjnbcbe - 2025/3/15 1:54: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www.txbyjgh.com/m/

家谱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最早的家谱很可能出现在大禹时期,虽然起源说不一,但是记载了家族史。修家谱可以弥补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内容,通过家族、家规、凝聚力来解决很多问题,是史料的另一种记载方式。家谱寻根问祖离不开历史,更多情况下需要利用史志资料,来解家谱里面地理方面的疑惑。

家谱中关于地理方面的记载与现实对不上,给寻根问祖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今天把嘉靖六年版《内黄县志》里面的地理篇以文字的方式写出来,方便大家网上搜索。

前两期主要介绍的内容是嘉靖六年版《内黄县志》地理篇沿革及乡镇原文。

这一期内容与上两期内容相近,是一种完善。内容为嘉靖六年版《内黄县志》卷一,地理篇之分野、里至、形胜、风俗、山川、堤堰、津梁、里甲、营、屯原文。

内黄志卷之一

嘉靖六年版《内黄县志》在一些史料里面简称董志。

邑人董弦、王训、侯瓉、司恩、郭世禄、刑植编集。

开州王崇庆校正。

地理

志曰内黄为县,合百里而城之。故志兴地该一邑之,封畛首沿革原建置也,次分野辩星土也,次里至辩方域也,次城池设险守也,次形胜纪地势也,次风俗观民尚也,次坊巷,次乡镇皆体国经野也,鸣呼财成辅相以左右,民从政君子尚任其责哉。

分野

按内黄为兖冀二州之交:按禹贡州城,内黄尽兖之西北境境,居冀东南境。其在天文昂毕则后之分野,内黄属之。

里至

按内黄县在府西南九十里,东西广五十五里,南北袤八十五里。

东至清丰县:苏村界十五里。

西至安阳县:伏恩村四十里。

南至开州:聂固村界三十五里。

北至魏县:界本县泊口集五十里,如甘固、台头等村。本处地方尽里,还有二十里,俱东西不广。

东至清丰县:四十里。

西至安阳县:一百一十里。

南至开州:六十里偏东。

北至魏县:九十里偏东。

东北至南乐县:六十里。

东南至山东濮州:一百里。

西北至河南临漳县:一百里。

西南至浚县:九十里。

北至京师:一干二百里。

南至南京:一千三百里。

形胜

慱望距于东南,卫水环于西北,足壮斯邑之观矣。

风俗

俗近梁鲁人,持重而矜节:见一统志。

俗尚义槩有古推逊之风善训易入闻义勇为俗淳讼简务本者众地多沙硷民业甚贫俗崇礼让重廉耻士勤学问明义理足以变愚俗农尽地利殖物产是以饶身资:以上杂见史记碑记。

尚礼义乐耕桑好儒雅衣冠文物之盛仿佛邹鲁之风:本府志。

以尊孔、崇儒、读经、传经为主要特征的'邹鲁之风',肇端孔子,始于鲁,兴于子思,扩于邹,盛于孟子,风行邹鲁,并由士风演变为世风,由邹鲁之地传播影响至全国。

山川

慱望岗:古旧治东南十三里。

卫河:自河南辉县发源,经流境内西南自南高堤东北达泊口连亘百五十里出境。

漳河:按水经注云,漳水有二,名浊漳出上党长子县。清漳出平定乐平县。二流南注,乃合为一入卫,水势渐大,舟航便焉。

洹水:今名安阳河,自田氏镇入境注于卫河。

黄泽:在县西北,泽方数十里,至正统间水涸,掌县事知州宋安以地给民居之。

荡水:水经荡水汤阴县石上山东北至内黄入于黄泽。唐贞观元年(年)以水微温改为汤水。

姜水:水经云姜水出汤阴西北四十里流姜里城北,东至黄,与防水合又东。

防水:水经注云水出安阳西北马头间,东经防城故名又东,合汤水入黄泽。

宜师沟:水经注云宜师沟东北至内黄入汤水,今四水俱涸。

自荡水以下四水皆出安阳汤阴二县西,东流入内黄黄泽后卫水渐大,北流接漳,渚不能入境皆渐归洹水入卫随流而已,故今境内四水及黄泽皆尽涸者矣。

六辅渠:汉儿宽为内黄令开渠大溉民田获利甚多。

儿(ní)宽(?—公元前年)西汉官员,字仲文,西汉武帝时千乘郡(今广饶县倪家村)人。因精通经学和历法,且善文辞。为汉武帝所赏识,擢升左内史,历仕廷尉、掾举侍御史、中大夫、左内史、御史大夫。

莲花潭:在城东一里,有水产莲故名,有名公莲花潭题咏。

孟家潭:在县西北一里,俗言即古黄泽。

鸬鹚陂(老塔坡):在内黄县洹水旧县。

永济渠:在临河废县三十里。

沟河:方与胜览出内黄南自浚滑经颛顼帝喾二陵之南达东北入内黄界。

硝河:在县南出于硝,与开州接界。

黄河故道:在县东十一西南入境,经带甚远。内黄得名盖因是焉。

集贤陂:在东郭门外,南达硝河,北通卫,流积雨甚水弥茫阻人因建以桥。

堤堰

金堤:在县东,上接大名,下接滑浚,延袤数百里。汉书金堤古堰也。成帝时至王延世运土塞河决,因金堤而增筑之,上有秦女楼、金堤泽,今废。

高堤:南起高堤镇北,接泊口集,仅百余里,恐卫河泛涨淹,设民田故筑以防之。

黄泽堤:在县西北,因水筑堤以防城邑之患今泽涸,掌县事知州宋安给民田宅正此地也。

鲧堤倪公堤:儿宽为内黄令,筑堤以捍患,即黄泽堤,起自北横堤,环城西绕至东南长固村十数里。

古堰:在本县卫河东,随河修叠出境方止。

津梁

回隆庙内黄街渡口:去县西北五十里。

高堤镇渡口:在县西四十里。

田氏镇渡口:在县西北四十里。

泊口镇渡口:在县北五十里。

豆公镇渡口:在县西四十里。

集贤桥:在东郭门外,南通硝河,秋水泛滥,人阻难行,因架此桥。民支端石、王卢魁、刘会、杨溱等不时修葺以便人行。

广惠桥:在南郭门外,南引硝河,秋雨霖潦,不便人行,封君张公率里人张孟祥、王用、祝文德等人架木为桥,徒与往还,人甚便之。

仁寿桥:在西郭门外,乡民赵等馨石为桥以便车舆。

里甲

凡三十有四。洪武初十八里,天顺初增十六里,今共编三十四里。

长固里,东庄里,田达里,流河里,亳城里,志节里,荆张里,新张里,马生里,永丰里,石安里,迁民里,在坊里,豆公里,马固里,从顺里,张龙里,旧县里,太平里,安福里,楚村里,范羊里,王尉里,福缘里,善庆里,德安里,明月里,朋固里,积善里,从化里,仁厚里,仁义里,义兴里,乐善里。

凡六

师桥营:在县西二十五里。

潘官营:北五十里。

东庄营:县西十五里。

太平营:西南四十里。

甘固营:北五十五里。

云腾营。

凡六

迁民屯,集凤屯,樊里长屯,刘里长屯,朋固屯,王里长屯。

希望直接就能搜到,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就算有一个人能用上,我也不枉此作。因为我已深深地体会到“路漫漫其修远兮”这句话的含义,因为这句话非常适合于寻根问祖。

热衷于寻根的朋友,遇到困难,不要气馁,一定要加油,寻根问祖之路漫漫其修远兮。

以上内容由孙国利整理。

参考资料:嘉靖版《内黄县志》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黄县志地理之分野里至山川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