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名口音,有“河东”“河西”的说法。这里的“河”是哪条河呢?这条河对大名来说有哪些重大影响呢?让我们从今天的内容中寻找答案。
大名县坐落于华北平原南端,地势平坦,三河流经,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寒同期。
1.地质地貌。大名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最高点为王村乡田固村,为49.29米,最低点是营镇乡漳、卫河汇流处南侧,为39.8米,高差9.49米。以卫河为界,卫河东面俗称“河东”,卫河西面俗称“河西”。卫西地带为漳河冲积扇的边缘,土质粘重;卫东地带由古黄河冲积物形成土质以沙为主。平原是构成大名地貌的主体,占总面积的90%以上。
2.重要河流。卫河源于太行山南端山西省南部山区的晋城等县和河南省北部山区的博爱县、武陟县及辉县等县,由山间泉水汇流而成。该河经新乡、汲县、浚县、滑县、汤阴、内黄、魏县、南乐县,汇合了思德河、淇河、汤河、安阳河等支流,进入大名县龙王庙镇,转而向北经大街乡、金滩镇、红庙乡、营镇乡等乡镇,到馆陶县徐万仓与漳河汇合后称卫运河,至天津子牙河汇于海河入渤海。卫河在大名境内河道长48.5千米。原名御河又称白沟。汉朝末年曹操将淇水(淇河)、汤河、安阳河引入白沟,以便运粮。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再次开挖白沟,并改称永济渠。自汉以来卫河便成为沟通大名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自古有运粮河之称。
漳河源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流经涉县、磁县、临漳、魏县,进入大名县西未庄乡,向东北跨越铺上、万堤、黄金堤、营镇等乡镇,至馆陶县的徐万仓汇入卫河。该河历史上曾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已有余年的历史。县境内河道长27千米。
马颊河是一条平原排涝河道。源于河南省濮阳,经清丰、南乐进入大名县西付集乡,向东北经莘县入山东省境内,经聊城、高唐县至埕口入渤海。县境内河道长25.2千米。
古河道。大名县的古河道主要是黄河故道及漳河故道。黄河故道主要有4条。即我们当地俗称的老柴河、洪涯江(红雁江)、张铁集渠及南起三角店北至北堤沿卫河东岸的古河道。漳河故道有7条,其中较大的有3条。一是从王村乡段庄,经西店、韩庄,进入杨桥镇的白庄西地、程子南地、杨桥北地、樊河道西地,转而北经沙塔乡的漳尔庄、鸭窝北地,进入馆陶县;二是从王村乡杨固北地向东,经沙圪塔乡西庄、东庄向南,经后辛寨转而进入王村乡,至未庄到韩庄一带;三是从铺上乡高寨向东北经罗庄、圈里、李二庄,进入杨桥镇,经南马头、魏庄、小霍庄,进入黄金堤乡郭王胜滩,向东直至王店。
3.气候状况。大名县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干寒同期。即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少雪。全年的主导风向为南风,其次是北风,出现东风、西风的机会较少。大名历史上极端最高温度为41.5℃(年7月15日),极端最低温度为-17.1℃(年12月29日)。历年以偏南风最多,其次是北风,东、西风很少。历年中有记录的最大风速曾达到20.0米/秒(年10月11日)。据大名县—年的历史资料,大名县几乎每年都有高温天气出现,其中,年6月13日、年7月14日、年6月23日出现超过40℃的高温天气。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份,据统计资料,大名县出现强干热风的次数一共3次:分别是年5月31日、年5月5日、年5月31日。大名境内年际间降水量差异较大,季节分布不均匀。据县气象局降水量资料统计,降水最大年份是年,降水量为.6毫米;降水最小年份年,降水量为.6毫米。
欢迎来稿
内容涵盖:政务公开、教育要闻、校园快讯、教师故事、教育教学、家庭教育等。可直接投稿(邮箱:csh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