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印象滑县之黄河遗风 [复制链接]

1#

概述

滑县地处黄河故道,历史上深受黄河水患之苦。据民国《重修滑县志》载:“(黄)河入豫北,惟滑受水灾为最久”。滑境内从上古时期便有鲧和大禹治水记载,一直到金代主道南徙,黄河水患、内涝都是滑县最大的自然灾害。金宗明昌五年(),黄河在阳武决口,经封丘、砀山、徐州,汇入淮河入海,主道南徙,黄河从此离开滑州城。元、明两代,滑境河患相对减少。清咸丰五年(),黄河在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其河身当时虽未在滑境,但洪水仍漫溢波及滑地,滑县东南半部遭受水灾。民国二十二年(),长垣左堤决口32处,河水流入滑境,东部成为泽国。从春秋时代起至民国年间,境

内涝灾达余次,其中滑境及附近黄河决溢77次,以五代和北宋年间最为繁。有记载以来,黄河流经滑地的历史,就是一部广大人民与黄河水患抗争的奋斗史。

秦代修筑金堤、汉武帝亲临城北瓠子堤堵塞决口、东郡太守王尊誓与大堤共存亡。唐宋年间,先后多次开挖分流工程。清雍正七年滑县知县姚孔鈵号召开挖沟渠……同时作为黄河南岸的滑州,又是兵家必争的军事战略要地。白马坡关羽斩颜良,瓦岗军反隋兴唐,王彦章铁枪御后唐,大宋在此抵辽抗金……滑州十二景“帝庙著灵”“天台表胜”“白马灵津”“狗脊云封”“双潭秋月”“龙门夜雨”“茅屋白云”“金堤浮翠”等多与黄河有关。旧时滑县的白马山、白马津、白马河、白马驿也皆与黄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黄河反复改徙、决溢、冲积,形成了这里偏于沙质的黄土地,也孕育了勤劳智慧的滑县人民,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豫北粮仓”。

金堤浮翠

金堤,是古黄河下游的防护大堤。该堤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统一后对堤防进行了统一整治,至汉代进一步加高增厚,修成系统的黄河堤防工程,称为金堤。金堤起自武陟县,经获嘉、新乡、延津、汲县、浚县、滑县、内黄、濮阳、清丰、南乐,进入河北省,对于降服黄河下游的水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金堤分为左右两个堤防。据记载,初筑堤时,两岸大堤相距达五十汉里(一汉里相当于今天的米)。左金堤由浚县大屯村进入滑县境内,经王庄镇丁堤口、小铺乡申堤、三村、道口镇大集街、北辛店,又经浚县、内黄县,进入濮阳县阎堤后走向东北。滑县境内长四十公里。右金堤由延津县东王庄进入滑县境内,经半坡店乡明店、老河寨,王庄乡堤南村、谢道口,锦和街道董固城,城关街道西关、苗固,至枣村乡耿庄进入浚县界,经浚县酸枣庙、王楼拐向东,复经滑县白道口镇蔡胡、西河京、白道口,四间房乡九间房、四间房、曹村、花堤口、王道口、陈庄,进入濮阳。境内长五十六公里。一般高5~7米,苗固村一带高达10~13米。

金堤浮翠,是金堤滑县段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春夏之交,滑县老城南,23里处,绵延不断的金堤之上,林木丛茂,浮空腾碧,草色芊眠,翠光可挹,景色宜人。为滑台十二景之一。

金堤还有一些别名,滑县境内的右金堤称为瓠子堤,自城关往南右金堤也称龙虎堤。历史上,金堤滑县段多次决口。《史记·河渠书》记载:“汉兴三十九年(前),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元封二年(前),汉武帝自泰山还至瓠子,亲自临塞决河,筑宣房宫。

今滑县境内金堤遗迹犹存。滑县森林公园附近的苗固村保存着右大堤以及堤外堤的遗迹。向东至白道口镇右金堤的南侧有金堤河,河畔南面是著名的白马坡。如今白马坡已发展为高标准良田示范区、农业生态旅游区、群众健身休闲区。

白马坡

滑县地处黄河故道,是黄河冲积平原。自古以来,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自西南至东北奔腾而下,在此多次决口泛滥,形成了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势,留下诸多残堤、坡洼。其中坡洼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0.5%。白马坡位于县城东北白道口镇西南的古黄河大堤下,面积63.7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低洼,土质以青沙土为主。这里曾是历史古战场之一,其中以东汉末年的白马坡之战最为有名。

建安五年()二月,袁绍进军黎阳,企图从白马津渡河寻找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夺取黄河南岸要地,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为了争取主动,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佯攻渡河延津,攻击袁绍后方,袁绍不知是计,向延津分兵。曹操亲自率领轻骑北上,派张辽、关羽为先锋,急奔白马坡。曹军距白马坡十余里时,被颜良发现,赶忙分兵迎战。关羽迅速逼进颜良军阵,斩杀颜良,袁军溃败,遂解白马之围。曹军沿着黄河向西撤退,袁绍渡过黄河追赶,关羽又斩杀袁绍大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白马坡之战为曹军在官渡之战获胜打下良好基础。清代张同堂曾作《白马津渡

口》七律一首:“匹马冲开百万兵,袁军丧胆魏军惊。苍松古柏威灵在,风雨犹闻赴敌声。”

有着“豫北粮仓”之称的滑县,在白马坡建设了10万亩高标准良田示范区,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高标准粮田。春夏之交,人们在万亩高标准良田示范园踏青、郊游,看特色农业之风光。

农耕文化

中华民族是以农耕为主的民族,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滑县处于豫北地区的黄河故道,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

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在采集和狩猎中逐步创始了农业,传说开垦农耕的始祖为神农氏。史书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滑县人非常敬仰神农氏,至今滑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还单独保留有田祖神农氏的木刻版画像。

五帝时代,黄帝的孙子颛顼帝在这里建都,创造了“颛顼历”,划分四季时令,兴修水利灌溉,植桑养蚕,改制石器农具,种植黍粟等农作物,开辟了农耕文明的新时代。

夏代有穷氏羿在滑境建立的(即锄)国,同样证明了滑县曾是远古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西周时期卫国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这里土质肥沃,地势平坦,水量充足,交通便利,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尤其是卫文公时期,大力发展种植业、桑蚕业、商业,经济逐渐繁荣,后人称为“文公中兴”。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阶段。水利工程技术、炼铁技术被广泛用于农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实行以按地亩征税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卫国产地种植的“卫红花”“卫香附”中草药闻名四方。

西汉前期,黄河屡次在滑县决口,造成严重水灾。元封二年,汉武帝“沈白马玉璧于河”,亲自率领群臣军民,用竹石堵住了决口,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东汉末年,曹操在白马屯田开荒,兴修水利,又大大刺激了农业的发展。

至唐朝,滑县已经成为中原大地上主要粮食种植区之一,有“滑浚收,顾九州”“收了卫南坡,养活清丰和南乐”之说,正是滑县小麦丰收的真实写照。

宋元时期,各式新农具大量涌现,纺织技术大大提高,大豆种植日渐普遍,农作物种类有所增加,呈现出“男耕女织”繁荣祥和的局面。滑县四间房乡北呼村的行务碑,记载了北宋时期的食品、蔬菜、布匹和柴草等各种行业的设置及贸易情况。

明朝初年,山西的大量移民来到滑县,改进农耕工具,兴修农田水利,引进玉米、花生、马铃薯等新作物,恢复了农业生产。明清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巅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又得到了深入发展。

黄土地馈赠丰厚。冬小麦、大麦、玉蜀黍、黄豆、高粱、谷子、绿豆、黑豆、豇豆、豌豆、黍子、红薯等粮食作物品质优良,棉花、花生、油菜、芝麻、蓖麻、红花、西瓜、甜瓜、白菜、萝卜、韭菜、菠菜、莙荙菜、南瓜、冬瓜、笋瓜、菜瓜、黄瓜、丝瓜、豆角、眉豆、茄子、大葱、大蒜、辣椒等农作物独具风味,枣、杏、柿、桃、核桃、石榴、葡萄、花红、李子、花椒等果木装点了农家院落幸福了农家生活,灰灰菜、水萝卜棵、面条棵、马齿苋、杏仁菜、猪毛菜等野菜资源丰富。

悠悠五千年,“农本”文化在滑县代代相传,农耕文明在这里源远流长。滑县因粮而荣,作为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粮食大县,滑县人许多年来一直怀揣着光荣与自豪,扛着“粮食稳,天下安”的责任和担当。

这里是“中国小麦第一县”“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滑县的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得到有机融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正铺开新的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